石楠

自随野意订山行,香浸楠花白水生。

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随意地跟随山野的意愿规划行程,楠木花香浸润着清澈的流水。
借助微风的力量,船帆仿佛吃饱了力量,隔着溪流传来一声黄莺的鸣叫。

注释

自随:随性而为。
野意:山野的意向或自然的兴致。
订:规划。
山行:登山或在山间行走。
香浸:香气浸润。
楠花:楠树的花。
白水:清澈的水。
借得:借助。
帆:船帆。
饱:充足。
隔溪:隔着溪流。
新度:新近听到。
一声莺:一只黄莺的鸣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性而行,沉浸在自然之中的情景。首句"自随野意订山行"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之意,随意选择山路漫游,体现了他闲适的心境和对山水的喜爱。"香浸楠花白水生"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致,楠花的香气与清澈的流水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后两句"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得风来帆便饱"暗示诗人仿佛感受到生活的满足,如同帆船借助风力得以饱满前行,形象地表达了心境的开阔和精神的振奋。"隔溪新度一声莺"则以远处传来的莺啼声为背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高似孙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体现出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逸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校书送鹤竹笋诗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

一见已知仙骨健,高于越箭更无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江寺丞送蟹

苦无多雨便重阳,忆杀池头煮蟹凉。

政用此时消几辈,菊花先作故山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汪彊仲郎中送蟹

连日天街候驾归,且呼酒对早梅飞。

从来吏部高情别,右手分将老蟹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别云门

回首云边更看松,风流王谢旧行踪。

不知谁继诸贤后,夜半来听六寺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