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凉生宫殿不因秋。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月华清泛浪花浮。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融合了自然美景与建筑奇观,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金甃蟠龙尾”和“莲开舞凤头”两句以富丽的词藻描绘了一座宏伟建筑物的雄伟壮观,其中“金甃”指的是用金子装饰的屋脊,“蟠龙尾”则是古代建筑上常见的装饰,形状如同蟠尾;“莲开舞凤头”则可能指的是建筑顶部的装饰,如同荷花盛开或凤凰展翅。这些都是对六和塔非凡特色的描绘。
“凉生宫殿不因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建筑物的赞美,指出它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显得酷热,而且这种清凉感并非因为秋天的到来。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宁静和清凉。
“门外莫寻尘世”则是诗人对读者或旁观者的劝告,告诉他们不要在这座建筑物之外寻找凡俗世界的喧嚣,而应沉浸于眼前的景致。紧接着,“卷地江流”则更增添了一种动态美,似乎整个景象都在诗人面前缓缓展开。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两句则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其中“霁色”指的是雨后晴朗的天空,而“潮声带两洲”则是对水流声音的描写,展现出广阔无边的江海美。
“月华清泛浪花浮”一句,则把读者引入一个夜晚的场景,月光下波光粼粼,浪花在月色中轻轻飘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最后,“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返回仙境蓬莱岛的愿望,而“十二琼楼”可能是指一座神话中的楼阁,或是对六和塔的一种美好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建筑奇迹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以及他对精神家园的深切追求。
不详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南徐好,鼓角乱云中。
金地浮山星两点,铁城横锁瓮三重。开国旧夸雄。
春过后,佳气荡晴空。
渌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千古夕阳红。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
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
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十里青山远,潮平陆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中春天气禁烟暖。馀七叶,丹蓂未卷。
海岳灵辉储庆远。降非熊,运符亨旦。
宝雾香凝,非锦筵红荐。
永算金尊屡满,酒里千年春烂熳。
共朱颜,镇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