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雁荡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佰束风愈怒。

松涛一涌千万重,漭泉冲夺游人路。

重岗四合如重城,震电万车争殷辚。

山头草木思他徙,但有虎啸苍龙吟。

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

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

静中疑是曲江涛,此则云垂彼海立。

我曾观潮更观瀑,浩气胸中两仪塞。

不以目视以耳听,斋心三日钧天瑟。

造物贶我良不悭,所至江山纵奇特,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

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

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

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

是时樵牧无声游屐绝,老僧扶杖穷幽讨。

山中胜不传山外,武陵难向渔郎道。

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魏源在雨后游览天台山石梁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以雁荡、中条瀑布为衬托,突出天台瀑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奇石梁。石梁形似人侧卧的手臂,形象生动。瀑布的力量巨大,仿佛撑开万丈长空,如九道银河倾泻而下。

接着,诗人通过连绵的雨势和狂风,渲染出瀑布磅礴的气势,松涛与漭泉交织,形成震撼人心的场景。山势险峻,如同重重城墙,电闪雷鸣,草木欲移,只有虎啸龙吟回荡其中。

雨过天晴,月光洒落,月瀑的宁静与雨瀑的喧闹形成对比,万籁俱寂,仿佛曲江涛声。诗人感叹造物主的慷慨,将如此奇特的景色赐予人间。他以聆听而非视觉欣赏,感受瀑布带来的宏大气象,甚至斋心三天以示敬意。

最后,诗人描述了雨后石梁瀑布的冰瀑景象,如破玉裂琼,晶莹剔透,仿佛天地间的一次大爆发,冰川倾覆,令人惊叹。此时,山中寂静无声,只有风雨声和瀑布的轰鸣,如同江河浩荡。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天台石梁瀑布的壮丽与变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赞美。

收录诗词(35)

魏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又字墨生、汉士,汉族,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字:默深
  • 号:良图
  • 籍贯:湖南邵阳隆回
  • 生卒年:1794~1857年

相关古诗词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夜坐向晓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读史二十首(其一)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读史二十首(其二)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