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一)

客从东方来,叩之非常流。

自云发扶桑,期到海西头。

白日当中天,浩荡三山秋。

回风忽不见,去逐灵光游。

烛龙莫掩照,使我胸中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拟古(其一)》,以寓言或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一位神秘的访客从东方而来,言行举止超凡脱俗。"叩之非常流"暗示了此人的不平凡,来自遥远的扶桑(传说中的日本),期望到达海西头,可能象征着追求极远的理想或未知的世界。

"白日当中天,浩荡三山秋"描绘了开阔壮丽的景象,太阳高悬,秋天的三山(可能是泛指名山)显得更加苍茫。然而,访客的离去却出人意料,"回风忽不见,去逐灵光游",访客如同回风般消失,追寻着无形的灵光,留下诗人内心的怅惘。

最后两句"烛龙莫掩照,使我胸中愁",烛龙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夜之神,这里祈求烛龙不要遮住光芒,表达了词人对访客离去后内心孤独与忧虑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富有神秘色彩,情感深沉,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二)

天门詄荡开,翕赩罗星躔。

白日瞩微躬,假翼令飞骞。

平昔紫霞心,翻然向凌烟。

双吹凤笙歇,宛转辞群仙。越影?浮云,横出天驷前。

玉绳耿中夜,斗杓何时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拟古(其三)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行当适远道,作计殊汗漫。

寒食百草青,薄暮烟冥冥。

山桃一夜雨,茵箔随飘零。

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四)

白云本无心,卷舒南山颠。

遥峰如梦中,孤影吹能还。

忽然间高霞,霏霏欲成烟。

风花落不已,流辉转可怜。

皎洁自多愁,况复对下弦。

高楼夜已半,惜此不成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拟古(其五)

世运倏代谢,风节弃已久。

磬折投朱门,高谈尽畎亩。

言行清浊间,术工乃愈丑。

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

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行当向酒泉,竹林呼某某。

时有西风来,吹香满罂缶。

不问今何时,仰天但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