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李伟卿隐居

早知不及大夫招,隐向田间取适遥。

春鸟一鸣为我屋,风松双听巳前朝。

老于甲子年将百,閒在桑麻句总超。

昨日有来传刻本,道君元气未曾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应辰所作的《寄赠李伟卿隐居》。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友人李伟卿的深情寄赠。

首联“早知不及大夫招,隐向田间取适遥”,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像大夫那样受到邀请,只能在田间寻找隐逸的乐趣。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颔联“春鸟一鸣为我屋,风松双听巳前朝”,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春天的鸟鸣声仿佛成了诗人的屋檐,而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则回响着往昔的时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老于甲子年将百,閒在桑麻句总超”,描述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闲适自在地生活在桑麻之间,诗句中的“超”字,既表达了对生活的超越,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成就。

尾联“昨日有来传刻本,道君元气未曾消”,点明了诗人为友人李伟卿寄赠的是一本刻印的诗集,同时也暗示了李伟卿的才华和作品如同元气一般,虽历经岁月却未曾消散。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也体现了对文学艺术持久生命力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寄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2)

周应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

一自山回汇作湖,稻苗东望水天扶。

因之利薮供渔罟,兼亦仙家列画图。

浪打墓门秋与阔,云藏溪寺月同孤。

葑田多是莲田壅,有个莼思拟棹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登芜城

芜后城中岁巳深,敞看烟景试登临。

山当平处浑无骨,水到湾时若有心。

琼馆花飞春漠漠,文楼人去暮沈沈。

古来物力饶何极,剩与啼鸦搅北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陆侍御涵虚阁

多向湖干得景偏,取于虚借石桥边。

仍分岛屿东西岸,总领禽鱼上下天。

帘树欲图烟不隔,棹波如引月长牵。

平看却有吟台想,漫自标名比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家居

怜我废馀临此节,知他高会落何方。

雁将秋影分明灭,菊与人肩较短长。

祭酒于先如拜懒,授衣在侧只披忙。

亦犹称健堪榰度,一理荒吟到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