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忧国在肉食,敛玉峨清班。
吾曹漫浪人,合眼松云间。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作品,名为《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
“忧国在肉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忧国之心,并非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敛玉峨清班”,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官员的庄严与清正,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官场风气的反思。“吾曹漫浪人,合眼松云间”,诗人自谦为“漫浪人”,即随性之人,表达了他不拘泥于世俗的洒脱生活态度,同时将自己比作融入自然的松树和白云,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个人的超然与国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一方面,他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希望国家能够像清正的官员一样治理得当;另一方面,他又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又不乏个人的超脱与洒脱,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不详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閒居度重九,昔贤爱嘉名。
霜菊有正色,糟床逢圣清。
平生一丘壑,晚堕法家流。
一点无俗物,今年真好秋。
谢公既经世,永怀东西岩。
翠袖乱春光,轻云点风鬟。
我得秋风暇,鲈鱼一杯酒。
佳人发浩歌,此乐当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