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吴殳的《苏台怀古》,通过对秋风萧瑟、细雨连绵的环境描绘,寄寓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的感慨。首句“秋风槭槭雨潇潇”渲染出一种凄凉而肃杀的气氛,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
诗人接着追忆先王的豪迈气概,“追叹先王气正骄”,表达了对古代君主英明神武的敬仰。接下来两联通过“壮士短箫吴市乞”和“美人雄剑越溪邀”的意象,展现了吴地的侠义之风和英勇之士,他们或以艺术才华,或以武勇精神吸引人们的目光。
“三更姓馆樽前蜡”描绘了深夜酒馆中烛光摇曳的场景,暗含着历史长河中的沉浮与变迁。“千载胥江月下潮”则借胥江的月夜潮汐,寓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只有忠祠今尚在,行人指点过皋桥”,点出尽管世事如梦,但忠臣的祠堂依然存在,成为后人凭吊和缅怀的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历史遗迹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寓言历史,感慨人事,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