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九)

何处乞鱼艇,应怪雁声迟。

多少青山红树,谁唱去来词。

想到平冈古木,梦落横塘小岸,各自有相思。

莫笑伯时懒,公尚在京师。水粼粼,石齿齿,草离离。

人生转境堪念,怅惘概如斯。

只好卧游薮泽,便是燕居清旷,真个欲何之。

烟水接天阔,让与白鸥嘻。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九)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开篇“何处乞鱼艇,应怪雁声迟”,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仿佛在询问世间万物,引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接着“多少青山红树,谁唱去来词”两句,描绘了山川之美与生命的律动,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韵律与和谐。

“想到平冈古木,梦落横塘小岸,各自有相思”三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平冈上的古木、横塘边的小岸,每一处都承载着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相思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怀念,更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莫笑伯时懒,公尚在京师”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续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水粼粼,石齿齿,草离离”,水波粼粼,石头错落有致,青草茂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人生转境堪念,怅惘概如斯”两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慨,无论是山水间的变换还是人世的流转,都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诗人希望“只好卧游薮泽,便是燕居清旷,真个欲何之”,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十)

蚤作文中子,晚号石徂徕。

闲数江东名士,弟子尽邹枚。

堂上六经诸子,杖底千严万壑,窗对淀湖开。

梁孟笑偕老,两拜告身来。探龙湫,观禹穴,问天台。

更看广陵潮势,八月走奔雷。

传说种花仙吏,仍是皱庭学士,九载舞衣陪。

宦成奉亲去,双举介眉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十一)

缓缓弄春水,未是急流中。

舟比退飞六鹢,那要满帆风。

画里溪山不改,镜里须眉可笑,骨相老诗翁。

潇洒一官足,磊落半生穷。母康宁,妻婉婉,子童蒙。

去拣江山佳处,小筑百花业。

醒则奉觞上寿,醉则关门熟睡,旧事海天空。

勿以悠悠说,乱我读书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十二)

万缕乱愁绪,一块大疑团。

任尔风轮旋转,难破此重关。

贤圣几多苦趣,仙佛几多恶劫,旧案怕寻看。

细想不能语,老泪湿栏干。收白眼,持翠管,写乌栏。

偶谱断肠情事,举一例千端。

不管周郎顾曲,谁道醉翁嗜酒,作者意漫漫。

一切有情物,如是可参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长亭怨慢

画檐上、蟾钩皎洁,也似扬州,二分明月。

玉臂清辉,卷帘同坐半窗雪。

凭肩私语,无那个、侬痴绝。

问河畔双星,可真个、年年欢喜离别。

笑多情误我,耐尽灯花磨折。

循墙对影,算名士、倾城相悦。

纵然教四角生轮,销不去、天涯双辙。

且看你晚风,吹鬓闲愁休说。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