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热

南方有神名祝融,发赭面丹唇朱红。

执鞭入海驱赤龙,火车勒驾烧长空。

千骖万乘如联辔,烈焰腾腾灼天地。

九霄烜赫皆甑蒸,四海煎熬俱鼎沸。

流金烁石气不通,天下俱在红炉中。

葛衫襟湿疑有雨,罗纨柄折浑无风。

祝融祝融毋太酷,天道炎凉尝反覆。

看看少皞催戍瓜,尽把凉风散烦溽。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方有个神灵叫祝融,头发红如赭石,面色红润嘴唇鲜红。
他挥舞着鞭子赶走赤色巨龙,驾驭着火车在天空燃烧痕迹。
无数车辆如同连在一起的马匹,火焰熊熊照亮天地。
炽热的光芒让九重天都蒸腾,四海似乎都在沸腾的鼎中煎熬。
高温炽热,连金石都熔化,空气仿佛凝滞在火炉之中。
即使穿着葛布衣衫,衣襟也因湿热而疑似下雨,丝罗绸缎的手柄却因无风而折断。
祝融啊,别太严厉,自然之道总是冷热交替的。
不久少皞将驱使瓜熟的季节到来,带来凉风以驱散闷热的暑气。

注释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火车:这里指代火光或火焰。
联辔:形容车辆众多,如同一串连接。
甑蒸:形容极热,像甑(古代炊具)中的蒸汽。
鼎沸:形容水开或事物极为热闹。
流金:形容天气极热,金属流动似水。
少皞: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掌管季节更替。
戍瓜:指瓜熟的季节,象征夏季结束。
烦溽:形容天气炎热且湿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天气下的景象,通过对南方神祝融的描述,展现了酷热难耐的夏日情景。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火红的世界。

“发赭面丹唇朱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祝融的外貌,显得威猛而又神秘。“执鞭入海驱赤龙,火车勒驾烧长空”则是对其力量和能力的一种夸张描述,展现了它控制火元素的神通力。

“千骖万乘如联辔,烈焰腾腾灼天地”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火焰比作马匹,强调了火势的猛烈和范围之广。紧接着,“九霄烜赫皆甑蒸,四海煎熬俱鼎沸”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热度,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然而,在这样的炎热中,诗人却不忘提醒读者注意自然界的平衡。“流金烁石气不通,天下俱在红炉中”这两句虽强调了火的威力,却也隐含着对过度高温可能带来的灾难的担忧。

最后,“葛衫襟湿疑有雨,罗纨柄折浑无风”和“祝融祝融毋太酷,天道炎凉尝反覆”则是诗人对于炎热天气的一种嘲讽,同时也是一种期待自然界能够回归到平衡状态的表达。而“看看少皞催戍瓜,尽把凉风散烦溽”则以一种轻松的笔触结束了这首诗,希望通过瓜果来缓解炎热带来的不适。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酷热的夏日图景,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平衡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题泽民庙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

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

寐假商宗曾得说,爵高韩信屡封齐。

英雄不入苍生眼,愿借高风吹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刘相士

班超未侯汉,谁识乌孙客。

韩信已王齐,谁知长乐厄。

彼亦非异术,忠谀分黑白。

直道世且违,彼亦何足责。

自古勋业人,把镜惟自索。

顾我洒落资,足可振翰翮。

如何汗马秋,英雄尚南谪。

祇应捻胎鬼,手段不合格。

古括子刘子,阅人几千百。

一见獐鼠质,便许正疆埸。

知子忠且谀,愚固未暇择。

万一符子言,亦可名简册。

它时双蹇驴,约子访黄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赠别(其二)

雕鞍欲上又重留,约我归期九日秋。

别酒不沾襟上泪,双娥无处着离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陈道人

君不见樵人王翰画山水,一夜风雷揭窗纸。

又不见长沙洞清画龙蛇,满轴烟云翻撚指。

二子相去数百年,笔端妙意谁能传。

双溪道人何所授,一见笔法堪齐肩。

笔一淡,轻烟映出垂杨岸。

远山依约有还无,斜照不红秋水漫。

笔一浓,黑云万叠翻狂风。

江天日暮暗烟霭,天地星斗皆昏朦。

潇湘诗人不解语,被君吐作无声句。

何时觅取绡一缣,写我英姿伴烟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