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一)洞天

翠空缥缈虚无,算唯海上蓬瀛好。

琼瑶宫阙,蕊珠台榭,玲珑缭绕。

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几人曾到。

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烟霞里、知多少。

堪笑当年狂客,爱休官、何须入道。

婆娑绿发垂肩,著甚黄冠乌帽。

花底金船,月边玉局,尽能迟老。

待丹成九转,飘然驾鹤,却游三岛。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碧蓝天空若隐若现,似乎只有海上的蓬莱仙境才最为美妙。
华丽的琼瑶宫殿,晶莹的蕊珠亭榭,精致环绕。
深沉的弱水,祥瑞的云雾遮挡,又有几人能抵达那里。
在四明山中,自有许多神仙居住的洞府,在烟霞缭绕之间,难以计数。
可笑那些当年的狂放之士,为了追求长生,辞官入道又何必呢。
他们头发斑白,垂至肩膀,戴着黄色的冠帽有何意义。
在花丛下的金色小舟,月光边的玉制棋盘,都只能延缓衰老。
等到修炼成仙,乘着仙鹤飞升,再去遨游那三座仙岛。

注释

翠空:碧绿色的天空。
缥缈:隐约、若隐若现。
蓬瀛: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蓬莱和瀛洲。
琼瑶:美玉般的。
弱水:神话中形容极深或不可渡过的水。
婆娑:形容姿态优美。
黄冠乌帽:道士的帽子。
金船:比喻华美的小船。
玉局:指精美的玉石棋盘。
丹成九转:道教修炼成仙的象征,经过九次变化。
三岛: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三座岛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开篇“翠空缥缈虚无,算唯海上蓬瀛好”两句,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超凡脱俗的空间,似乎在告诫世人,在尘世的纷扰中寻找心灵的净土。随后的“琼瑶宫阙,蕊珠台榭,玲珑缭绕”三句,则是对仙境建筑的描写,用珍贵的材料和精美的结构来形象地表达仙界的奢华与神秘。

诗人接着写道“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几人曾到”,这里的“弱水”和“瑞云”都是常见于古代神话中的元素,暗示了仙境的深远和难以企及。紧接着,“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烟霞里、知多少”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心向往之处——那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充满了迷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堪笑当年狂客,爱休官、何须入道。婆娑绿发垂肩,著甚黄冠乌帽”两组句子中,诗人似乎在自嘲过去的自己,对于世俗功名的追求和对道家修行的不够纯粹表示出一种超脱和放弃。而“花底金船,月边玉局,尽能迟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那里有着美丽的景色和神奇的器物,可以让人永远保持青春不老。

最后,“待丹成九转,飘然驾鹤,却游三岛”两句,则是对道家修炼成就后的愿景——等到修炼成功后,便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乘鹤飞翔,去游历那些神秘的岛屿。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生不老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扑胡蝶/扑蝴蝶.劝酒

光阴转指。百岁知能几。儿时童稚,老来将耄矣。

就中些子强壮,又被浮名牵系。良辰尽成轻弃。

此何理。若有惺惺活底,必解自为计。

清尊在手,且须拚烂醉。醉乡不涉风波地。

睡到花阴正午,笙歌又还催起。

形式: 词牌: 扑蝴蝶

永遇乐.夏至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

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

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

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

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

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

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

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

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

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

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

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

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

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

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洞天

鄞有壶天,景传图画,声著海县。

四面攒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见。

祥云拥蔽,飞泉缭绕,咫尺似天涯远。

如今向、仙家觅得,挈来十洲东畔。

虚无缥缈,蓬莱方丈,所喜只居隔岸。

羽幰垂珠,琼车织翠,长是陪嘉宴。

豺狼远迹,风波不作,日月御轮须缓。

且衔杯、称贤乐圣,度兹岁晚。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