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题火涉不花同知画像》,通过描绘一位官员的形象与事迹,展现了其在朝廷与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角色。诗中以“堂堂玉立照青春”开篇,形象地刻画了这位官员的高大形象和年轻时的风采,暗示其在昭代(指元代)受到重视,担任世臣(即朝廷重臣)的角色。
接着,“带纳掖庭联卫士,分符江徼总编民”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与地方的双重职责。他不仅参与宫廷事务,与卫士紧密合作,还负责江边的管辖,管理百姓,体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鹔鹴裘煖鸣鞭疾,翡翠帘深剪烛频”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这位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热情。他穿着温暖的鹔鹴裘,快速地挥动着马鞭,而深绿色的窗帘下,他频繁地剪烛夜谈,表现了其勤勉的工作态度和对政务的专注。
最后,“州县三年姑少试,驱驰休厌属车尘”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短暂地方任职经历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多挑战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过去成就的赞许,也是对未来可能取得更大成就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涉不花同知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他在不同岗位上的卓越贡献和勤勉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