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其三十四)

直入孤峰意甚深,相逢道伴少知音。

无物堪比庞居士,分明解听没弦琴。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翻译

我直接深入那座孤独的山峰,心情非常专注。
在路上遇见的同伴,很少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思。

注释

直入:直接深入。
孤峰:孤独的山峰,象征内心深处或高洁之志。
意甚深:心情非常专注、深刻。
相逢:相遇。
道伴:同行的人,这里指知己。
少知音:很少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堪比:能够相比。
庞居士:庞居士可能是指一位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物。
解听:懂得倾听,也指理解。
没弦琴:无弦的琴,象征无声的交流或内心的感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三十四首。诗人以直入孤峰的意境开篇,表达了自己深入修行的心境,暗示了与世隔绝、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相逢道伴少知音"一句,进一步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共鸣的人寥寥无几,反映出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将庞居士作为典故,庞居士即庞德公,东汉末年的隐士,他不慕名利,擅长弹奏无弦琴,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雅情趣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诗人在这里把自己比作庞居士,表明自己也有同样的心境和追求,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欣赏到内心的音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峰独行的场景和引用庞居士的典故,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禅修生活,以及对知音的理解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古九十八首(其三十一)

临事全提少作家,云堂徒自卧烟霞。

赵州一塞无馀欠,万古弥坚应落花。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二十六)

化身千百亿,不得个相识。

伤嗟今古人,谁是知恩力。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二十五)

披云带雨凤翔来,住色依声眼不开。

那个不曾通线缝,徒奔南岳往天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二十四)

本身卢舍意光周,碧云间举几千秋。

被人叩诘无私答,山自青青水自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