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
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其三)》描绘了秋季田野的丰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写出了豆类和瓜藤生长繁茂,菰米和莼菜逐渐丰满,展现了秋季丰收的季节特色。
第二句“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运用了象征手法,南极星代表远方,天半隐暗示了秋天的傍晚,而“东维无地海全归”则可能寓言着大海的平静,暗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两句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珍贵如连城之璧也不及故乡的情感,穿着简朴也无妨,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
最后,“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描绘了诗人回望故乡,只见荆棘丛生,满目凄凉,只有那曾经熟悉的翠色山峦被烟雾笼罩,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苕花蘋叶绕林扉,独立苍寒见紫微。
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
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
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
鲮鱼风息净江波,轧轧机丝响薜萝。
华发道途秋日短,旷怀楼阁暮阴多。
浮查受宿炎州翠,细草从眠墨沼鹅。
心自隐忧身自逸,几时天马渡滹沱。
苜蓿胡桃霜露浓,衣冠文物叹尘容。
皇天老去非无姓,众水东朝自有宗。
荆楚旧烦殷奋伐,赵陀新拜汉官封。
狂夫待旦夕良苦,喜听寒山半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