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山水(其一)》由明代诗人方孝孺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山水美景的向往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首句“欲向匡庐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渴望,特别是指向了著名的庐山,即匡庐,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避世之地。然而,“出门知路难”则揭示了实现这一愿望的不易,暗示了外界的束缚与内心的挣扎,形成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接下来的两句“江山奇绝处,多在画图看”,是对前两句的转折与深化。诗人意识到,真正的山水之美往往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甚至在现实中难以寻觅,只能通过艺术作品如画图来领略其神韵。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艺术再现自然之美的肯定。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通过对比现实与想象中的山水之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艺术作为桥梁连接现实与理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