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再题高赋亭

二年来作旅行人,节物相逢但感情。

彭蠡湖边看竞渡,摐阳山畔过清明。

游神杳默皆愁意,倾耳寻常得恨声。

若有桑麻三亩地,肯将高迹学蓬萍。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在清明时节再次题写于高赋亭上,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二年来作旅行人,节物相逢但感情”,诗人以两年来为行旅之人的身份自述,每遇节令时分,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情感波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漂泊异乡、心绪难平的形象。

颔联“彭蠡湖边看竞渡,摐阳山畔过清明”,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所见之景。彭蠡湖边,人们正在举行激烈的龙舟竞渡,而他则独自一人,穿越过摐阳山,感受着清明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热闹与孤独的鲜明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颈联“游神杳默皆愁意,倾耳寻常得恨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游神的寂静与沉默中蕴含着忧愁,倾听寻常的声音却满是遗憾。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琐碎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若有桑麻三亩地,肯将高迹学蓬萍”,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果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他愿意放弃现有的漂泊生活,过上安定农耕的日子。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综观全诗,吕南公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当下以及未来的复杂情感。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子发赴江州司理

湓江湛湛照闉阇,庐岳蟠蟠荫郭郛。

此地一官虽郁屈,异人当日亦踟蹰。

元规楼下随红旆,居易祠前看白须。

才调似君真不薄,有诗无吝寄云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范司理

郡南郡北叫呼间,砚席相望聚首难。

笑我性灵偏忍饿,怜君风韵似无官。

傥来富贵能多与,不朽文章倍好看。

莫怪参寻颇疏缓,鞋穿衣薄怯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张司理

三年频说狱空虚,叹息贤才治有馀。

晓踏府尘铃窅眇,夜吟庭月树扶疏。

尚微官职人皆有,已大精神众不如。

努力无忘建功业,秃毫他日为君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感怀奉呈纯父

去年三月出京关,汴水东奔不可宽。

今岁此时还逆旅,牡丹开尽未曾看。

春风祇管添须发,世事争来触肺肝。

传语百忧休恣横,已因泉石著南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