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黄某联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

未除文字障,后身合是韦苏州。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佛教与文学的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其精神追求的肯定。首先,“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这一句,将逝者与古代文人谢灵运相联系,暗示其在生前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成就,更可能在精神层面追求着更高的境界,即“成佛”。这里,“宰官身”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指世俗生活中的官员或管理者,而“成佛”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表达了对逝者在世俗与精神双重层面上卓越成就的认可。

接着,“未除文字障,后身合是韦苏州”这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造诣。韦苏州,即唐代诗人韦应物,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著称。诗句中提到的“文字障”,原意为文字的障碍或束缚,此处可能是指文学创作中的局限或未能完全突破的瓶颈。诗人以此表达对逝者在文学道路上尚未完全克服的挑战的同情,同时也预示了逝者在未来的转世中,或许能够超越这些障碍,成为如韦苏州般杰出的文学大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佛教与文学的融合,既是对逝者生平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可能达到更高艺术境界的期许,体现了对逝者深沉的情感与高度的敬意。

收录诗词(75)

周家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 字:彦升
  • 号:奥簃
  • 籍贯:江苏海门

相关古诗词

挽陆宝忠母联

冒暑从扁舟,受简乍为贤母寿;

回天凭一疏,陈情不待使臣归。

形式: 对联

挽余孺人联

相夫子持家,任其劳,不享其逸;

遗儿孙治命,止乎礼,更达乎情。

形式: 对联

挽黄芍田丈学璠

郭有道碑,庶无愧色;陶征士诔,犹有余哀。

形式: 对联

泉州万安桥联

两翼石栏扶海出;三秋水月渡空行。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