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季科的《入三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行画面。首句“笋舆斜日看山行”,以轻便的竹制小车(笋舆)在夕阳下穿行山间,展现出闲适的旅行氛围。接着,“迢递禅林入径清”点出目的地是幽深的禅林,道路虽然遥远,但心境清净。
“岩际暝烟连竹色,涧边流水助松声”两句,通过描绘岩壁间傍晚的雾气与翠竹相融,以及山涧流水潺潺与松涛共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自然景观。诗人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低语,感受到禅意的浸润。
“三生寺古多灵迹,五岭云深不辨名”进一步强调了三竺寺的历史悠久和神秘感,即使是五岭之巅的云雾缭绕,也难以掩盖其名声。最后一句“欲借蒲团供一宿,木兰来促泛湖轻”,表达了诗人对在此静心修行或短暂停留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友人木兰催促他轻舟湖上,或许是一种生活的调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禅林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敬畏和向往,以及对生活节奏的微妙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