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皇观

狂寇穷兵犯帝畿,上皇曾此振戎衣。

门前卫士传清警,砌下奚官扫翠微。

云驻寿宫三洞启,日回仙仗六龙归。

当时丹凤衔书处,老柏苍苍已合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狂妄的敌军穷追不舍,侵犯了京城,太上皇曾在这里披甲出征。
皇宫门前守卫通报着清静的警讯,台阶下的官员清扫着庭院的绿色角落。
祥云停驻在长寿宫的三大洞门,日头下,仙驾的仪仗队六龙归位。
当年凤凰衔书的地方,如今古老的柏树已经环绕成一圈。

注释

狂寇:狂妄的敌军。
穷兵:穷追不舍。
犯:侵犯。
帝畿:京城。
上皇:太上皇。
振戎衣:披甲出征。
卫士:守卫。
清警:清静的警讯。
砌下:台阶下。
奚官:官员。
扫翠微:清扫绿色角落。
寿宫:长寿宫。
三洞启:三大洞门开启。
仙仗:仙驾的仪仗队。
六龙:六条龙(象征皇帝)。
丹凤:凤凰。
衔书:携带书信。
老柏:古老柏树。
合围:环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上皇亲征边关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帝王的英明与军队的威武。开篇“狂寇穷兵犯帝畿,上皇曾此振戎衣”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表达了外敌入侵,国土危急的情况,以及君主亲自披挂战袍,准备御驾亲征的情景。

紧接着,“门前卫士传清警,砌下奚官扫翠微”二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皇宫周围的严密守备和肃穆气氛。这里的“门前卫士”指的是守卫宫门的士兵,他们在传达着警报;而“砌下奚官扫翠微”则描绘了宫女们清扫庭院,以保持环境的整洁。

诗的后半部分,“云驻寿宫三洞启,日回仙仗六龙归”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神话色彩的运用,表达了一种祥瑞与平安的氛围。这里的“寿宫”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洞启”可能暗示着山门或云雾开启,预示着吉祥的到来;而“日回仙仗六龙归”则形象地表达了太阳乘坐神龙返回天际,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最后,“当时丹凤衔书处,老柏苍苍已合围”两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点绘。这里的“丹凤衔书”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通过凤凰传递皇命的情形,而“老柏苍苍已合围”则描写了年迈的柏树已经长得参天蔽日,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保护屏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注,还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表达了对君主英明领导下的国泰民安的向往。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题白马驿

晚麦芒乾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

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

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剑门先寄上西蜀杜司徒

峭壁横空限一隅,划开元气建洪枢。

梯航百货通邦计,键闭诸蛮屏帝都。

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荆郢制东吴。

千年管钥谁熔范,只自先天造化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春台观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独孤处士村居

江上园卢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

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

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