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初杂兴(其四)

斋中乃无纸,柿叶平篱根。

稍取书点画,带此朝露痕。

识字有何补,随尔忧患繁。

姓名总不记,适有古意存。

惜哉结绳后,事始于乾坤。

先生晚始悟,无术鸠田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书房里竟然没有纸,柿子树叶贴在篱笆根。
偶尔借来书籍写字,字迹带着早晨露水的痕迹。
认识字又能怎样,只会增加你的忧虑和困苦。
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只因心中保留着古人的风范。
可惜的是自从结绳记事之后,世间纷扰开始于天地间。
先生晚年才明白,无法凭借学问去治理田园。

注释

纸:书写用的材料。
柿叶:柿树的叶子。
书点画:借书写字。
朝露痕:早晨的露水痕迹。
识字:认字。
补:帮助。
忧患:忧虑和困难。
姓名:名字。
古意:古人的风范。
结绳:古代记事方式。
乾坤:天地。
先生:指作者或某位学者。
术:方法。
鸠田园:治理田园。

鉴赏

诗人以斋中缺纸为由,借柿叶书写之需,反映了当时生活的艰辛与物资的匮乏。"稍取书点画"一句透露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珍视,即便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也要尽力去获取。"带此朝露痕"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所学之事的珍惜,连带着晨露的痕迹一并珍藏。

接着,"识字有何补"等句流露出诗人的困惑与无奈,对于文字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随后"随尔忧患繁"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身边忧患众多的感慨。

"姓名总不记,适有古意存"这两句则显示出诗人虽然记不得他人的名字,但却能保留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尊重。"惜哉结绳后,事始于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记事方法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思考。

最后,"先生晚始悟,无术鸠田园"则是自嘲自己年岁已高才有所醒悟,但却无术可施,只能在田园之间徜徉。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学识渴望与生活窘境,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困顿和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无力感。

收录诗词(64)

孙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初杂兴(其三)

钟声烟外寺,报我明朝霜。

篱落暝雀惊,原野昏鸦翔。

杖策归茅茨,偶一歌慨慷。

千载有我辈,感念行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曲江头

君不见曲江头,离离衰草寒云秋。

今人不见昔人游,昔人不见今人愁。

欲谈往事无耆旧,沉吟千载空搔首,盛衰倚伏如寒暄。

秦时宜春苑,汉世乐游园,更复唐人宫殿拥千门。

往古来今但如此,同一溶溶曲江水。

形式: 古风

还邓觉民诗卷

南山竹可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明妃引

明妃如花颜,高出汉宫右。

可怜君王目,但寄丹青手。

寂寂保孤妍,悠悠成伪丑。

坐此嫁穹庐,流落无时回。

无时回,琵琶未阕边笳催。

哀弦流入千家谱,明妃只作阏支舞。

年年犹借南来风,吹得青青一抔土。

君不见汉家嫁得几娉婷,不闻一一琵琶声。

祸起当年娄敬谬,后人独恨毛延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