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七夕,用梦窗韵

绛河不动九微风。数秋期、轮遍纤葱。

花外玉鹅笙,黄昏韵入初鸿。閒愁在、唾碧拈红。

穿针伴,多少微云院落,画烛房栊。

浸三星细转,滴滴露槃浓。机中。

年年锦书恨,凭说与、翠水璇宫。

容易误良宵,梦约几负香茸。笑雕陵、锦羽偏工。

人天事,轻赚罗池倦客,酒醒清钟。

下疏帘忆断,钗盒故情慵。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高山流水”为题,借用了宋代词人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的“高阳台”词牌,又采用梦窗(吴文英)的韵脚,展现了作者朱祖谋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词中描绘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浪漫,通过“绛河不动九微风”和“花外玉鹅笙”的意象,营造出银河静谧、仙乐悠扬的氛围。

“数秋期、轮遍纤葱”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而“穿针伴,多少微云院落,画烛房栊”则描绘了人间女子月下穿针乞巧的情景,以及庭院中的点点烛光。接下来,“浸三星细转,滴滴露槃浓”进一步渲染了夜色渐深,星辰低垂,露珠晶莹的景象。

词人借“年年锦书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感叹时光易逝,良宵难留,“梦约几负香茸”流露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和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笑雕陵、锦羽偏工”暗指七夕鹊桥相会的神话,而“人天事,轻赚罗池倦客,酒醒清钟”则寓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让人在欢愉之后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既有对传统节日的礼赞,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朱祖谋作为清末近现代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23)

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又号彊村。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字:藿生
  • 号:沤尹
  • 籍贯:浙江吴兴
  • 生卒年:1883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双蛾桂叶吴妆浅,香袖凭肩。水调初圆。

绛蜡风消细细寒。月华人意分张后,雁语寥天。

花梦空烟。风景何尝似去年。

形式:

临江仙慢

唤笛渚风起,冷禽磔磔,髡柳髿髿。

画桥外、斜阳艳入衰荷。经过。

旧寻梦地,行云重、步屧生波。

欢娱去,换乱萤窥席,荒水飘歌。婆娑。

金槃翠醑,今夜无那愁何。便流连丛桂,旧月无多。

由他。奈秦楼阻,书期误、怨发双蛾。

终憔悴,为有人含睇,薜荔山河。

形式:

雪梅香

酒无力,凭舷独客背西风。

为高楼怊怅,天边易发秋慵。

收艇汀洲雨连夕,近桥帘幕水涵空。

去程急、盼断书期,迤逦宾鸿。悤悤。

引离绪、烛外行云,淡画吴峰。

旧国年芳,换将乱叶衰红。

涴地惊波古城曲,来年愁梦卧屏中。

依前是、倦枕沉沉,魂断疏钟。

形式:

彩云归

春阴日夜傍高楼。好风光、翠歇红收。

惊梦回、凤烛恹恹地,惆怅事、唤作无由。

尊前又、彩云新怨,唱吴天尽头。

镇閒阻、谢堂欢语,旧燕空留。休休。

江南恨地,问倾城、何事绸缪。

一波去水,萍絮狼藉,未解西流。

算别来、千歌万舞,泪眼翻湿兰舟。

重经过,江草江花,一路新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