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夜对月

幽篁不见天,况乃见月色。

晴来春尚佳,岂不有馀日。

离离花气上,稍稍帘阴直。

啼鴂夜不眠,声欲碎岩石。

闻声思逾寂,悟赏在兹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三月十三夜晚面对明月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首先,诗人以“幽篁不见天”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暗示了月光下竹林的神秘与宁静。接着,“况乃见月色”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月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之美的赞叹。

“晴来春尚佳,岂不有馀日。”这两句通过描述春天晴朗的天气,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充裕,为接下来的描写铺垫。随后,“离离花气上,稍稍帘阴直。”描绘了花朵在月光下的香气和窗帘在月光下的影子,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啼鴂夜不眠,声欲碎岩石。”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啼叫的杜鹃鸟的声音比作能破碎岩石的力量,形象地表现了声音的震撼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深刻感受。

最后,“闻声思逾寂,悟赏在兹夕。”诗人通过听到鸟鸣声后内心的平静与感悟,表达了对这一刻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喜悦之情。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独行

春泥未成沙,曳屣柔且平。

春风不鸣条,振衣凉且轻。

我意本静惬,中林便独行。

松盖无曲影,水乐皆全声。

踽踽迫前冈,悠悠度斜坑。

老樵眼如猫,见我不问名。

直赠金光草,疑是古先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倪元镇玄文馆会饮

亲知贵浃密,屡此良宴会。

堂陛自崇广,促席归卧内。

说诗盛使气,屈折高李辈。

更端辄笑谑,知节已沾醉。

玲珑檐花乱,萧屑风竹碎。

政使韩伯休,移床夜相对。

形式: 古风

听雨楼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形式: 古风

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韵题

翠水丹山气旁礴,几叠香痕经手握。

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

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

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