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沈宣王的《初秋寄成都宋推府》描绘了关河西部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关河西极目"展现出开阔的视野,暗示着边塞的辽阔与苍茫。"山迥地连空"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广大,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意境。
"乡思牵梅柳"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梅柳代表故乡的春色和亲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挂念。"家书托雁鸿"则寄托了书信传递的情感,雁南飞的形象寓意着消息的远方传递,也暗含了诗人对亲人的殷切期盼。
"繁云悬鸟道,瘴雾失蚕丛"两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路,以及因雾气遮蔽而难以辨识的蚕丛之地,增添了旅途的艰险与迷茫,同时也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沟通的不易。
最后两句"坐听鸣笳远,悠然慷慨中",诗人静坐倾听远处传来的胡笳声,这声音在悠扬中带有一种悲壮的慷慨之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边塞风光和雁鸿传递家书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牵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悠然与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