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徐枋的《怅望(其三)》描绘了新秋时节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新秋疏雨晚萧萧”,通过“疏雨”和“晚萧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带凄凉的秋夜氛围。接着,“岁月江河共寂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如逝水的深深感叹。
“怅望天南多战伐”转向了现实的忧虑,诗人遥望南方,心忧战事不断,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歌日暮起渔樵”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愁,渔夫樵子在日暮时分唱起悲歌,画面感强烈,触动人心。
“几年未见参旗举,入晓犹看斗柄招”借天文现象抒发感慨,参星和北斗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转,而“未见”和“犹看”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已罢东风乘汐汛,那知吴市有吹箫”,以东风停歇和吴市吹箫的对比,寓言世事变迁,尽管战乱平息,但民间生活仍需恢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