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二)

才人必生天,渊云在何许。

况闻长庚星,骑鲸归紫府。

璀璨梦中笔,岂无一花吐。

仙才不如鬼,何不学鬼语。

茫茫造化功,留与后来补。

捉笔蘸天池,墨花散秋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天才与命运、自然与补救之间的关系。诗人何栻借由对“才人”、“渊云”、“长庚星”、“骑鲸归紫府”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天才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首先,“才人必生天,渊云在何许”,开篇即以“才人”为题,表达了对天才的赞叹与追寻,同时引出对天才所在之地——“渊云”的疑问,暗含着对天才难以触及的感慨。

接着,“况闻长庚星,骑鲸归紫府”,通过长庚星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天才命运的思考。长庚星象征着天才的陨落与归宿,而“骑鲸归紫府”则暗示了天才最终的去向,充满了神秘与哀愁。

“璀璨梦中笔,岂无一花吐”,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调了天才在创作中的独特光芒,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使在梦中,天才是否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仙才不如鬼,何不学鬼语”,这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天才命运的无奈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仙才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为何不尝试以另一种方式——如鬼之语——来表达自我呢?这里蕴含了对自由与表达的渴望。

最后,“茫茫造化功,留与后来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宇宙与时间,认为自然的力量虽不可控,但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启示与借鉴,体现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捉笔蘸天池,墨花散秋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创作的场景,仿佛诗人自己正沉浸在创作的海洋中,墨汁如同花朵般在秋雨中绽放,既表现了创作的激情,也寓意着作品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天才命运、自然法则以及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昌谷集后四章(其三)

长吉善诗歌,作记非其才。

文章蜕仙骨,或者新胚胎。

咄哉叶律郎,上界何官阶。

天上葬神仙,不知今几回。

罡风扫河汉,下有昆明灰。

何不乞长寿,还向人间来。

形式: 古风

书昌谷集后四章(其四)

天上无蓝田,如何种白玉。

帝居何有楼,何土亦何木。

神灵葆清虚,何为侈华缛。

我欲古仙人,烧汞传丹箓。

踏天割云根,鳞鳞铸金屋。

今朝望月圃,但见秋雯绿。

形式: 古风

吴大云帆济沧海图

我昔乘海槎,欲上蓬莱峰。

天风忽引去,误入牛女宫。

天孙遗我支机石,笑语黄姑款生客。

低头却指三神山,但见濛濛云气白。

虚无宫阙金银台,下有弱水空潆洄。

身无羽翼不飞度,世人谓我非仙才。

东方肯受群儿笑,鹤骨嶙峋自成傲。

今我已从天上来,那信飞仙修不到。

少篯洗髓湔尘凡,灵符偷诵声喃喃。

呼来一片云,裁为千尺帆。

君但扬帆君莫误,径欲乘风向何处。

忆得同时学道人,独立瀛州久延伫。

玻瓈水,琼瑶路,我来鼓枻送君去,天上神仙本无数。

形式: 古风

送吴少篯兄弟南旋二首(其一)

君家好兄弟,同我客长安。

意气各年少,笑谈常夜阑。

但逢花窟暖,不放酒杯乾。

三日必相见,别离方觉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