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山刘先生

迢递中山碧海东,烟波无处下孤篷。

莺花易逐春光暮,云树空劳眼力穷。

流水音稀琴懒奏,致书邮远雁难通。

多情只有西楼月,一色婵娟两地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缪琏的《寄中山刘先生》以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迢递中山碧海东”开篇即以辽阔的地理距离为背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千山万水,难以相见的现实。接着,“烟波无处下孤篷”一句,通过描绘烟波浩渺的海上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空间上的隔离感,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莺花易逐春光暮,云树空劳眼力穷”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变迁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莺花随春去,云树虽高大却徒增目力的疲惫,暗含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切与无奈。

“流水音稀琴懒奏,致书邮远雁难通”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与友人交流的遗憾。流水声稀,琴声懒于弹奏,书信难以送达,雁字难通,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沟通的强烈愿望。

最后,“多情只有西楼月,一色婵娟两地同”以月亮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月亮无论在何处都能照见同一片清辉,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万里,心却始终相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距离与时间的无力感和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6)

缪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郭柏庄先生见寄韵

小亭潇洒晚凉天,风递荷香入酒筵。

流水琴音清奏曲,博山炉篆细腾烟。

青蒲绿笋常留客,羽扇纶巾半学仙。

世事到头须自足,休言骑鹤与腰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罗汉寺

咫尺招提久倦登,今朝乘兴访名僧。

空庭过雨苔偏滑,老钵藏龙水自澄。

云伴鹤行松下露,樵冲猿抱涧边藤。

留题泉石归来晚,踏破前山翠几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同宁德林柏山秀才家兄云塘舍弟竹溪游罗汉寺分韵得罗字

春风衫子试香罗,有客㩦壶别院过。

尘世得閒能几日,溪南休把醉人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寓镡城写怀

幽怀不成寐,虫声苦喧啾。

披衣起待旦,残星屋西头。

区区一寸心,耿耿千百忧。

饭牛歌愤抑,试问人知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