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述怀》由清代诗人柯鸿年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内心的追求。
首句“老去无求心自清”,描绘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逐渐变得纯净,不再对物质或地位有所追求。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心灵纯净的向往。
次句“不争利禄不争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他不追求名利,不与他人在这些方面竞争。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第三句“消除结习耽岑寂”,表明诗人通过消除内心的杂念和习惯,达到了一种宁静的状态。这里“耽岑寂”意味着诗人享受于孤独和宁静之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最后一句“却被旁人说矫情”,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指出尽管诗人追求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但这种行为却可能被外界误解为矫情。这既是对社会评价的一种反讽,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追求的理解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其对精神自由和内心纯净的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的评价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