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三和庵字韵》。诗中充满了对三和庵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新吟度度到溪庵”,描绘了诗人新作的诗歌如同流水般自然地流入溪边的小庵中,暗示了作品的清新脱俗。接着,“讽咏铿鍧似雅南”一句,以“雅南”比喻高雅的音乐,形容诗人的吟诵如同美妙的乐章,充满韵律感。
“笔健称雄一当百,韵严苦和二生三”两句,高度赞扬了诗人的文笔之强,以及其作品在韵律上的严谨与和谐。这里“一当百”和“二生三”分别运用了夸张和借喻的手法,强调了诗人的才华与作品的丰富性。
“舍襄阳外无新语,除谪仙来可剧谈”则表达了对诗人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认可,将诗人与历史上的文学巨匠相提并论,认为除了李白这样的天才之外,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媲美。
最后,“觌面犹龙谁复识,杏坛人在庶知聃”两句,以“觌面犹龙”比喻诗人深藏不露的才华,即使面对面也难以辨识其非凡之处;“杏坛人在庶知聃”则借用孔子讲学于杏坛的典故,表达了对诗人深邃思想和卓越才能的敬仰,认为只有像孔子这样的智者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三和庵及其主人的深刻敬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己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