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馆公

磻溪莘野亦初閒,去逐功名遂不还。

岂有太平辞将相,却来高卧对湖山。

冥心真出三千界,注想长虚第一班。

踽踽朱门旧时客,冒寒冲雨到郊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追求功名利禄,最终却选择归隐山林的士人形象。诗人通过对比这位士人在功名与自然之间的抉择,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磻溪莘野亦初閒,去逐功名遂不还”中,“磻溪”和“莘野”均为古代隐士生活之地,暗示主人公曾有过追求功名的经历,但最终选择了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这一对比,凸显了主人公从世俗到超脱的转变。

颔联“岂有太平辞将相,却来高卧对湖山”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放弃官场生涯,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定。这里的“辞将相”与“高卧对湖山”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颈联“冥心真出三千界,注想长虚第一班”则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深邃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通过“冥心”和“注想”,展现了他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脱。

尾联“踽踽朱门旧时客,冒寒冲雨到郊关”以主人公的形象收尾,通过“踽踽”(孤独行走)和“冒寒冲雨”(不顾严寒和风雨),生动地刻画了他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反思和对当前简朴生活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人生轨迹的描绘,展现了从追求功名到归隐山林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追求。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元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一篇

名园有一已堪誇,胜事三园属一家。

杖策可游缘近宅,得春最久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钱塘最物华。

见说江湖堂更好,烟波清兴浩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姑孰台

青山便是玄晖宅,采石相传李白坟。

谁使浪仙来此住,姓名辉映少知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戏寄叶县黄鲁直

西山曾梦巫山雨,南浦常迷洛浦珠。

古县寂寥官况冷,不知还忆旧欢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武科胡七

三尺青蛇丈二矛,崛然来应武科求。

东南近出人才美,西北当宽帝顾忧。

战马夜嘶榆塞月,征衣寒犯玉关秋。

古今将相皆无种,好取班超万里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