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即事(其一)

征帆摇曳海无波,回首沧桑一掷梭。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

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即事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内心世界。首句“征帆摇曳海无波”,以动态的画面开篇,描绘出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景象,海面平静,象征着某种稳定或平静的状态。接着,“回首沧桑一掷梭”一句,通过“回首”二字,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用“一掷梭”形象地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从此地入”暗示了多次的进入与离开,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个人经历的转折点;“安危几度险中过”则强调了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危险与不确定性,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这两句转而描述社会层面的变化,前一句“顽民革面”意味着顽固的民众开始改变态度,表现出社会风气的转变;“干戈戢”则是形容战争的结束,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后一句“诸将承恩节钺多”则可能指将领们因得到君主的恩宠而权力增加,反映了权力结构的变化。

最后,“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诗人以“书生”自比,强调自己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不变,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然手持拐杖,面对未知的未来,表达了一种对自我坚持的信念和对命运的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变化中保持自我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1)

陈梦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耳门即事(其二)

东港由来各一天,兴朝覆载独无偏。

地袤南北二千里,人乐耕渔四十年。

习染渐浇争靡丽,民风尚力杂机权。

当时载笔空愁思,满目烟花正斗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鹿耳门即事(其三)

地震民讹桐不华,处堂燕雀自喧哗。

无端半夜风尘起,几处平明旌旆遮。

牧竖横篙穿赤甲,将军战血漫黄沙。

传闻最是游公壮,登岸漂然不顾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鹿耳门即事(其四)

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鹿耳门即事(其五)

沙碛甘泉信有神,庙谟宏远古无伦。

鲲身合战齐群力,西港分奇仗虎臣。

草窃顿消冰见晛,天兵到处雨清尘。

等閒一月全台定,何似有苗格七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