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直如朱丝弦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

幸传朱鹭曲,那止素丝名。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

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

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

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在寂静的瑶琴上弹奏,深深理解正直的情感。
有幸能演奏朱鹭的曲子,岂止局限于素丝的美誉。
吉祥的草药无人欣赏,但王者之言长久流传。
大雅之音源自正当的位置,乐府的旋律触动清新的心弦。
文治武功的音乐初次融合,宫商的调式多次变换。
有谁能在织布机前,整日哭泣却无所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衡的作品,名为《赋得直如朱丝弦》。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琴的诗句,通过对瑶琴和朱丝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之直士的情感寄托。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 这两句诗设定了整首诗的情调,寂寞即是空旷、静谧的意思,瑶琴指的是古代一种珍贵的乐器,而“深知直者情”则表明诗人通过这种古老的乐器来感受和理解那些古代直心正气之士的情怀。

"幸传朱鹭曲, 那止素丝名。"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古琴的赞美,朱鹭曲可能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的琴曲,而“那止素丝名”则是在说这种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传统。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 这两句诗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瑞草人空仰”可能是在描绘一种景象,即人们仰望着古代圣贤留下的美好典范,而“王言世久行”则是说这些美好的教诲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成为后世的法则。

"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 这几句诗则是在描绘音乐和礼仪的恢弘与变迁,“大方”指的是广大的礼制,“正位”是指正确的地位或位置;“乐府”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官方的音乐机构,而“动清声”则是在形容这种音乐的高雅与纯净。至于“文武音初合”,可能是在说文臣武将的和谐统一,而“宫商调屡更”则是对古代乐曲中宫、商两调变化多端的赞美。

"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这最后两句诗,则带有一种哀怨的情绪,“谁能向机杼”中的“机杼”可能是指古代织布的工具,而“终日泣无成”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无奈与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瑶琴和朱丝弦的咏叹,传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直心正气之士的情感寄托,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美和怀念。

收录诗词(56)

杨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长门怨

丝声繁兮管声急,珠帘不捲风吹入。

万遍凝愁枕上听,千回候命花间立。

望望昭阳信不来,回眸独掩红巾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

卢十五竹亭送侄称归山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

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白纻辞(其一)

蹑珠履,步琼筵。

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凉风萧萧漏水急。

月华泛溢红莲湿,牵裙揽带翻成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