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记农父语

炊烟不出窟,雨久未知晴。

冷缩秧芽烂,滋含树耳生。

南风愁甲换,湿土怕星明。

朝客惭无补,归来伴耦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炊烟不再升起洞穴外,连绵的雨不知何时放晴。
寒冷使秧苗萎缩,甚至腐烂,湿润滋养了树上的木耳生长。
南风吹过,让人担忧季节更替,湿润的土壤害怕星星明亮(可能指夜晚),意味着雨水过多。
早晨的客人(指官吏)惭愧自己无法带来帮助,只能回家陪伴农耕生活。

注释

炊烟:指农村中的炊烟,象征着日常生活。
窟:这里指窑洞或山洞。
冷缩:形容因寒冷而收缩。
烂:腐烂,形容秧苗受损。
南风愁甲换:南风预示着夏季的到来,但此时却令人忧虑。
星明:指夜晚星空明亮,暗示天气转晴。
朝客:指朝廷官员。
耦耕:两人并肩耕地,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之后农村的景象和农夫的感受。首句"炊烟不出窟"写出了连日阴雨,炊烟难以升起,暗示了天气的沉闷和潮湿。次句"雨久未知晴"进一步强调了长时间的降雨,农民对放晴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冷缩秧芽烂"细致地刻画了雨水过多对农作物的影响,秧苗因寒冷而萎缩,甚至可能因为过度湿润而腐烂。"滋含树耳生"则转而描绘了雨后树木生长的情况,树耳在这种环境下滋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

"南风愁甲换"借南风带走了农夫的忧虑,期待着风向转变或许能带来一丝希望。然而"湿土怕星明"又揭示出即使有风,湿气重的土壤仍让农夫担心夜晚的星光会带来霜冻的威胁。

最后两句"朝客惭无补,归来伴耦耕"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意识到自己无法直接帮助农夫解决雨后的困境,内心感到惭愧,决定回归田园,与农夫一起劳作,体验农事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展现了农夫在恶劣天气中的辛勤劳作,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水次友人韵

天公岂是出新奇,涨潦茫茫秋暮时。

牵浪何曾传雨信,回南不用掣风旗。

拍浮瓮盎鸣相属,颠倒篱墙去若驰。

数日羲和尚羞涩,嫩黄晴影浸清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其二)

海山春过半,未见一花开。

岩溜无时滴,松风尽日来。

前生身已到,归路首重回。

祇恐山灵笑,衣巾着吏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其一)

渤澥东南极,何年梵室开。

地形缘水尽,潮势挟山来。

古市朝仍暮,遥帆去若回。

老僧无一事,窗日射飞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少文挽词

尘外拾科名,儒袍一半青。

凄凉余旧友,端的墓新铭。

池浃骚人墨,山空隐士星。

没言犹戒佛,引葬只刍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