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味。首联“嗟君长揖谢风尘,枯木寒厓是所亲”开篇即点出隐士远离尘嚣,选择与自然为伴,尤其是与枯木寒崖结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颔联“薜荔成衣初变姓,桃花为路不通秦”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隐士内心的转变,仿佛他已融入自然,与之融为一体,不再追寻外界的繁华与功名。颈联“居山宁著炊烟断,作事无招野鹤嗔”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即使在山中生活,也甘愿炊烟断绝,不做任何招惹野鹤不悦之事,体现出其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敬畏。尾联“身寄白云心未稳,游丝飞絮亦侵人”则以身在白云间,心却未完全安定,连轻盈的游丝飞絮都能触动内心,表达了隐士虽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仍存有对尘世的牵挂与思考。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