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国伦的《碙洲吊古二首(其二)》以海门鲸浪开篇,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历史画面,仿佛能看到当年将领们随从皇帝出行的情景。诗人借赤岸和苍梧这两个地点,表达了对昔日皇家盛况的追忆,以及对帝王陵寝的遥想,暗示了王朝的衰落与变迁。
"赤岸至今迷御辇,苍梧何处望珠丘",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皇权失落的感慨,以及对故去君王的怀念。"行朝草树三千舍,故国腥臊百二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剩下满目疮痍。
最后两句"争死厓山无寸补,独余肝胆壮东流",诗人以厓山之战的历史典故收尾,表达了对南宋忠臣英勇抵抗但最终失败的惋惜,同时也寓含着对民族气节的赞美,即使无法改变历史,但那份忠贞不渝的精神依然如长江东流般浩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遗迹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