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赋松花

碧浮春盖,黄点秋旗,细芳泛月。

露委残钗,烟梳高髻曾戏折。

几度宿寄山房,□曲尘云屑。

香入蜂须,蜜房风味应别。

刍酒浮汤,爱霏霏、粉黄清绝。

嫩苞新子,凭谁香歌五粒。

只怕东风吹尽,长萧萧黄发。

独鹤归来,满庭零乱金雪。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翻译

绿色的浮萍似春日华盖,黄色的小花如秋天的旗帜,细微的芳香在月光下飘散。
露水打湿了遗落的发钗,轻烟中梳过的高髻仿佛曾嬉戏折断。
多次在山房过夜,望着尘埃中的云彩和月色。
香气融入蜜蜂触须,蜂蜜房的风味定然独特。
粗茶淡饭中,喜爱那如粉黄般清澈的汤水。
新生的花苞和果实,期待谁能唱出它们的芬芳。
唯恐东风吹散一切,只剩萧瑟的黄叶。
孤独的白鹤归巢,庭院中落叶纷飞,如同金雪满地。

注释

春盖:春天的荷叶。
秋旗:秋天的菊花。
细芳:细微的芳香。
露委:露水打湿。
烟梳:轻烟中梳头。
山房:山中的小屋。
□曲尘云屑:尘埃中的云彩。
蜂须:蜜蜂触须。
嫩苞:新生的花苞。
东风:春风。
长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零乱:散乱。
金雪:比喻落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春天和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碧绿的浮盖可能是指春天树木繁茂的样子,而黄点的秋旗则是秋季树叶变黄的景象。细芳泛月,是夜晚花香随月光飘散的意境,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

露委残钗、烟梳高髻曾戏折,诗人似乎在描绘一位女子在晨曦和薄雾中梳理头发的情景,这里既有生机勃勃之感,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几度宿寄山房,□曲尘云屑,诗人在山中居住,感受着大自然的变迁和自己内心的宁静。香入蜂须、蜜房风味应别,是对春日里花香与蜜蜂活动的生动描写,体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新鲜感受。

刍酒浮汤、爱霏霏、粉黄清绝,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种饮酒赏花的雅致生活,刍酒即是用新割的草来煮酒,浮汤则是指酒液中漂浮着花瓣或其他物品,而爱霏霏、粉黄清绝,则形容了这种生活中的美好和纯净。

嫩苞新子、凭谁香歌五粒,这一句可能是在问谁能与诗人共同享受这五颗新鲜花果的香甜。只怕东风吹尽,长萧萧黄发,是对春天美景易逝的担忧,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

独鹤归来、满庭零乱金雪,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一只孤独的大鹤在空旷的庭院中飞翔,而满庭的落叶如同金色的雪花,给人以凄清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赠笑倩

葱倩满身云,酒晕浅融香颊。

水调数声娴雅,把芳心偷说。

风吹裙带下阶迟,惊散双蝴蝶。

佯捻花枝微笑,溜晴波一瞥。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如梦令(其一)渊明行径

苔径独行清昼。瑟瑟松风如旧。

出岫本无心,迟种门前杨柳。回首。回首。

篱下白衣来否。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

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

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

醉插一枝风露。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题渔乐图

不是潇湘风雨。不是洞庭烟树。

醉倒古乾坤,人在孤篷来处。休去。休去。

见说桃源无路。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