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三)破砚

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

系文虚绿润,雨气共玄阴。

瓦砾开无异,尘埃积转深。

明光几携入,往事复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三)破砚》描绘了一方历经岁月磨损的砚台。"巨璞何人凿"起笔,暗示砚台出自大石,不知曾被哪位巧匠精心雕琢;"磨穿偶至今"则强调砚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磨损得只剩下一个空洞。"系文虚绿润"描述砚台虽破但仍有墨色留存,暗示着它曾经承载过文人的思绪与情感;"雨气共玄阴"进一步渲染了砚台在风雨中沉静的氛围。

"瓦砾开无异"形象地写出砚台表面的裂痕,如同瓦砾般破碎,但并无特别之处;"尘埃积转深"则揭示了砚台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积满了尘埃,显得更加沧桑。最后两句"明光几携入,往事复何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些曾经在砚上挥毫泼墨的往事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砚为载体,寓言人生的沧桑变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四)残画

胜境不可得,生绡馀旧图。

丹青初彷佛,尘土半模糊。

蝴蝶飞疑去,波涛折转无。

良工今岂有,为尔一长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五)败裘

袭尔亦已久,风霜两袖穿。

甘从稚子笑,未受故人怜。

雅志逾前古,深期及暮年。

累丝今化尽,念汝独依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六)旧剑

忆昔蛟龙剑,提携竟出门。

红尘走马处,白日报人恩。

岁月铜花涩,云烟牛斗昏。

凄然中夜舞,回首暗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七)尘镜

古镜色如墨,千年独此留。

玉台尘网暗,珠匣土花浮。

莫笑尘埃满,曾令鬼魅愁。

蟠龙今已化,云雨梦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