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陀寺

古石桥平苔径幽,藕花白白竹修修。

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

禅本虚空随物悟,心无仕着与天游。

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寺院景象。首句“古石桥平苔径幽”,以古朴的石桥和青苔覆盖的小径,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氛围。接着“藕花白白竹修修”一句,通过洁白的荷花和挺拔的竹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高洁。

“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松树和石头赋予了智慧与倾听的特质,仿佛它们也在聆听佛法,与僧侣一同修行。这种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祇陀寺内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禅本虚空随物悟,心无仕着与天游”两句,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禅悟在于内心对宇宙万物的领悟,不被世俗所束缚,心灵自由地遨游于天地之间。这不仅是对祇陀寺僧侣修行境界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两句,道出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他打算借住在僧房中度过一个秋天,以此来体验和感受僧侣们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祇陀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禅宗智慧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

华西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九日游惠山

六年飘泊过重九,今对龙山看夕霞。

黄菊正须浮绿蚁,白头羞见落乌纱。

重冈北望无多地,五里西行有几家。

亦欲强陪灵运屐,无钱陶令向谁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示从孙贞固

栖碧久仙游,传家独宗韡。

恂恂秉孝友,晦迹林后里。

中年屏尘务,楮笔不停指。

父书既成帙,家谱重经理。

传芳继吾志,润色益精伟。

时来较可否,议论恒亹亹。

吾衰渐搁笔,二事终付尔。

去取勿避嫌,录成须锓梓。

后贤惜未见,慎勿轻弃委。

玄真老渔樵,庞公绝城市。

遗安良匪迂,荣达何足恃。

他年传逸民,要亦知姓字。

形式: 古风

次答明伯花下见怀之作

尚想风流醇酒卮,河阳今岂旧花枝。

好携一片湖湘石,镌得新篇续旧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海天吟阁二首(其一)

千古幽怀付酒杯,群公暇日此登台。

雨余松翠侵一上,风暖荷香隔座来。

醉后乾坤容潦倒,醒时湖海重徘徊。

凭栏共拟登高赋,自愧应非王粲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