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黄昏时分共饮的情景,以及对古今话题的探讨。首句“檐花细滴夜黄昏”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氛围,檐下的雨滴如同细碎的花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接着,“相对倾残北海尊”则展现了两人对饮的场景,北海尊是古代酒器的一种,此处借指酒杯,形象地表现了饮酒的豪情。
“今古漫谈还促席”一句,表明了两人在交谈中跨越时空,谈论古今之事,气氛热烈而紧凑。“茱萸欲看又临轩”则可能暗示了时节,或是借茱萸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时间的流逝与氛围的变化:“半宵长漏声偏怆”,深夜的钟声悠长而哀伤,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一袅余烟鼎尚温”则通过炉鼎中残留的烟雾,表现出宴会虽散,但热情未尽,温馨犹存。
最后,“宾主莫云诗思涩,鸾笺已满百余言”表达了宾主之间诗思不绝,交流热烈,甚至在宴后仍继续书写诗篇,展现出深厚的情谊和创作的热情。整首诗通过对晚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