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其二)

圣人临雍思南国,思得司成司礼乐。

谓君德化犹在人,君之南行当不薄。

亲承诏旨出明庭,春明门外春花生。

花光一路送君行,明年君北还相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名为《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其二)》。诗中以“圣人”开篇,借以表达对陈琴溪大司成身份的尊敬与敬仰。接着,诗人通过“思得司成司礼乐”的表述,表达了对陈琴溪在南雍任职期间,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礼乐文化的期待。

“谓君德化犹在人,君之南行当不薄。”这两句诗赞美了陈琴溪的道德教化,认为他的品德和智慧将影响他人,即使他前往南雍,其影响力也不会减弱。这种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亲承诏旨出明庭,春明门外春花生。”描绘了陈琴溪接旨离开朝廷的情景,春明门外的春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陈琴溪此行将充满活力与美好。这一场景的描写,既展现了陈琴溪离京时的庄重与荣耀,也寄托了人们对他的美好祝愿。

最后,“花光一路送君行,明年君北还相迎。”表达了对陈琴溪此行的祝福,以及对他未来回归的期待。花光一路,不仅描绘了沿途的美景,也寓意着陈琴溪此行将受到众人的欢迎与支持。同时,对未来的相迎,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陈琴溪能力的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陈琴溪个人品质的赞美、对其使命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寓楚云台赠汤民悦二首(其一)

驻马梅村坞,何心问钓船。

别来浑梦寐,那更此延缘。

伯氏论知己,孤灯记昔年。

白龙秋望里,还约酒杯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寓楚云台赠汤民悦二首(其二)

武陵当日路,谁问打鱼船。

风日非人境,烟霞谢世缘。

白云来小卧,丹诀问长年。

一笑日将莫,江山画影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汪东之与继子袭职归徽州

汪子江湖客,因人观国光。

明朝烟艇去,相忆齐云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送范应祥州判赴任安陆

翩翩贤别驾,展足来帝乡。

已见呈甘露,他年看凤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