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二)

刁骚短发半垂黄,深觉闲中气味长。

买得溪山犹是错,往来杖屦却成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克己所作,名为《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闲适与忙碌之间的微妙平衡。

首句“刁骚短发半垂黄”,形象地勾勒出诗人的外貌特征,以“刁骚”形容头发的稀疏,以“半垂黄”描绘出岁月在诗人头上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的风骨。

次句“深觉闲中气味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深刻感悟。这里的“气味”并非指嗅觉上的味道,而是比喻生活中的情调、韵味或心境。诗人通过“深觉”二字,强调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珍视。

接着,“买得溪山犹是错”,这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蕴含哲理。诗人或许是在感叹,即便得到了自然美景,也未必能完全满足内心的追求。这可能暗含着对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即物质的拥有并不能完全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往来杖屦却成忙”,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自然间行走时的景象,表达了即使在看似悠闲的状态下,内心也可能因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感到忙碌。这里的“杖屦”指的是手杖和鞋子,象征着行走在自然之中的行动,而“却成忙”则暗示了即使在最自然、最放松的时刻,心灵也可能因为对美的追求而变得活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与忙碌、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三)

蔷薇经雨陨轻黄,芍药翻阶竹笋长。

年少往来长不住,恰如蜂蝶为花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四)

案上新经未入黄,风帘不动篆烟长。

须知静里乾坤大,不觉飞空日月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五)

奏赋当年对赭黄,渔樵今日话偏长。

青山绿水无穷意,信使人生空自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六)

酒熟江村擘蟹黄,论诗看剑引杯长。

閒身散懒无拘束,笑杀君房醉里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