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郊外行走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深秋或初冬的萧瑟与宁静之美。首句“乍出寒郊外”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分明似坝桥”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坝桥相比较,坝桥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稳固、连贯的形象,以此来强调郊外景色的连绵不绝。
“合冰连断野”进一步描绘了冰封大地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冰覆盖,给人一种凝固而静谧的感觉。“孤树入层霄”则通过一棵独立的树木插入云霄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高远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个体在广阔天地中的渺小感。
“瘦马还堪策”一句转而描写行旅之人与坐骑的状态,瘦马虽显疲惫,但依然能够被驱策前行,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坚持。“饥乌信可招”则以乌鸦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乌鸦在寻找食物时的机警与适应力。
最后,“一程兼百里,行尽不知遥”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感受,既赞美了旅途的漫长与遥远,也表达了对未知探索的向往和对旅途经历的深刻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郊外行走时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