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其十一)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至人顺应时势无论顺畅或困阻,将生命交给命运自然无瑕疵。
我观太史公司马迁,确实称得上理解了人生的法则。
遭遇阻碍何必愤慨,感慨哀伤只会消磨人生。
我感叹龚夫子,坚持正义立场坚定从不改变。
归隐山林为何如此之晚,天年不幸在当时就早逝。
芬芳的油脂自我消耗,楚地的老者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注释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顺通塞:顺应各种顺畅或堵塞的境遇。
委命:将生命、命运交托出去。
固无疵:自然没有过错或遗憾。
太史公:指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识道规:懂得人生的大道理或规律。
留滞:停留不动,比喻仕途不顺。
感怀:因感触而产生的情绪。
殄生涯:毁掉一生,此处指影响了整个人生。
龚夫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位历史人物。
秉义:坚持正义或道义。
确不移:坚定不移。
晦迹:隐居不出,避世。
一何晚:多么晚,表示遗憾未能早些归隐。
天年夭:天年,自然寿命;夭,早逝。
薰膏:芳香的油脂,比喻美好品质。
销铄:消损,消失。
楚老:楚地的老者,泛指了解其事迹的人。
空馀悲:只剩下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览古十四首(其十一)》。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能够顺应天道、顺利完成使命而又无可指摘之处的人物给予高度评价。这样的描述不仅彰显了古人的高尚品格,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这里,诗人以司马迁为例,赞赏其深知历史规律,对于历史事件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解。太史公,即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是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献。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因为时代的限制或个人境遇而未能充分展现自己才华和抱负的人物感到愤慨和深切的同情。他们虽然有才华,但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这里,诗人赞扬的是孔子的弟子——龚胜(即龚夫子),龚胜以坚守礼节和道德著称,诗人对其品格的肯定,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推崇。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才华横溢但又命运多舛、早逝的人物感到的悲哀。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在适宜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认可。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于那些如同古代祭祀时用来焚烧供奉的香料一样,自身才华与贡献虽被社会所需却又未能得到充分认可,以致最终耗尽而无人知晓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悲哀。楚老,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老臣或隐士,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览古十四首(其十二)

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京房洞幽赞,神奥咸发挥。

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

谋物闇谋己,谁言尔精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览古十四首(其十三)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

茂先洽闻者,幽赜咸该通。

弱年赋鹪鹩,可谓达养蒙。

晚节希鸾鹄,长飞戾曾穹。

知进不知退,遂令其道穷。

伊昔辨福初,胡为迷祸终。

方验嘉遁客,永贞天壤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览古十四首(其十四)

圣人垂大训,奥义不苟设。

天道殃顽凶,神明祐懿哲。

斯言犹影响,安得复回穴。

鲧瞍诞英睿,唐虞育昏孽。

盗蹠何延期,颜生乃短折。

鲁隐全克让,祸机遂潜结。

楚穆肆巨逆,福柄奚赫烈。

田常弑其主,祚国久罔缺。

管仲存霸功,世祖成诡说。

汉氏方版荡,群阉恣邪谲。

謇謇陈蕃徒,孜孜抗忠节。

誓期区宇静,爰使凶丑绝。

谋协事靡从,俄而反诛灭。

古来若兹类,纷扰难尽列。

道遐理微茫,谁为我昭晰。

吾将询上帝,寥廓讵跻彻。

已矣勿用言,忘怀庶自悦。

形式: 古风

高士咏(其二十二)于陵夫妻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