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二年八月晦日夜梦于上前赋诗既寤唯省一句云九日山州见菊花间一日有商于贰车之命实以十月三日到郡重阳已过残菊尚多意梦已徵矣今忽然一岁又逼登高追续前诗句因成四韵

节近登高忽叹嗟,经年憔悴别京华。

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山州见菊花。

梦里荣衰安足道,眼前杯酒且须赊。

商于邹鲁虽迢递,大底携家即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接近重阳节时我忽然感叹,多年在外容颜憔悴离开繁华都城。
如今身处何方,满头白发如蓬乱,只能在偏远的山州看到秋菊开放。
梦中的兴衰荣辱又怎能挂怀,眼前只有杯中酒值得暂且畅饮。
虽然商於与邹鲁相隔遥远,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哪里都是家。

注释

节近:接近。
登高:重阳节登高。
忽叹嗟:忽然感叹。
经年:多年。
憔悴:形容面容消瘦、疲倦。
别京华:离开京城。
贰车:此处指诗人自己。
何处:在哪里。
搔蓬鬓:用手梳理蓬乱的头发。
九日:重阳节。
山州:偏远的州府。
见菊花:看到菊花盛开。
梦里:在梦中。
荣衰:兴衰荣辱。
安足道:哪里值得在意。
眼前:眼前。
杯酒:一杯酒。
且须赊:暂且享用。
商于:古代地名,今陕西商洛一带。
邹鲁:古代山东地区,文化繁盛之地。
迢递:遥远。
大底:大致,基本上。
携家:带着家人。
即是家:就是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无奈与适应。诗中通过“节近登高忽叹嗟”表现出诗人在节气将至之际,不禁登高望远,感慨系之;“经年憔悴别京华”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离别时的心情。以下几句通过具体景象,如“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山州见菊花”,描绘出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心境。

诗中“梦里荣衰安足道”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的荣华和平静生活的向往;“眼前杯酒且须赊”则显示了现实中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最后,“商于邹鲁虽迢递,大底携家即是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重视以及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清明日独酌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硖石县旅舍

霜乾红叶飞,迁客思凄凄。

处险人垂瘿,登山马跙蹄。

篱荒蛬韵苦,云冻雁行低。

此夕应无寐,何烦报晓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移入官舍偶题四韵呈仲咸

赁舍喧卑谪宦情,同年邀我住公庭。

不离鍊药煎茶屋,便坐吟诗看雪厅。

苔径乍行侵屐绿,竹窗初卧满床青。

使君公署虽宏敞,未见南山翠似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阌乡县留题陶氏林亭

年来恩例得量移,祇合高歌不合悲。

消长盈虚存大易,东南西北有先师。

未抛轩冕终妨道,偶见林泉且赋诗。

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