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南京道中

密叶成阴行路宽,鸠鸣莺啭足开颜。

半涂泥滑夜来雨,数片云飞何处山。

薄暮每寻樽俎共,残春能伴节旄还。

尘襟好濯西湖水,偷取禅房一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京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

首联“密叶成阴行路宽,鸠鸣莺啭足开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道路两旁密密的树叶遮天蔽日,形成一片浓荫,行走其间,既感到凉爽又觉心旷神怡。同时,远处传来斑鸠的啼叫和黄莺的歌唱,这和谐的自然之声让人心情愉悦,笑容满面。

颔联“半涂泥滑夜来雨,数片云飞何处山”,则转而描写途中遇到的自然景象。在行程的一半处,地面因昨晚的雨水变得泥泞湿滑,但天空中却飘过几片白云,它们或轻盈地飘向远方的山峦,或悠然自得地在空中游走,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颈联“薄暮每寻樽俎共,残春能伴节旄还”,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在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常常在黄昏时分寻找一处酒宴,与朋友共享佳肴美酒,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即使是在即将结束的春天,也能与朋友相伴,享受生活的乐趣。

尾联“尘襟好濯西湖水,偷取禅房一日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他希望能在西湖的清水中洗涤心灵的尘埃,哪怕只是短暂地借住于禅房,获得一天的宁静与放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次韵游臞庵不果

水纹如縠送归船,渐近觚棱尺五天。

适意莼鲈公有兴,寻盟鸥鸟我无缘。

远怀并辔穿红皱,近阻携筇款碧鲜。

却待湖山最高处,醉中一笑挹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别景卢

禹穴遗书不可寻,坐看绿叶再成林。

千岩竞秀非吾土,三径就荒劳我心。

谁是周人思召伯,今无老叟出山阴。

台阶稳上添花萼,时倩来鸿续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蓝宪遣人往吴门移洛花未至而去(其一)

雒京隔绝花难得,茂苑移将信已通。

世事好乖犹献鹄,雕栏不用怨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蓝宪遣人往吴门移洛花未至而去(其二)

新坛巧斲列东西,准拟看花倒接篱。

交臂失之端可笑,傥来外物尽难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