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苏诗一编偶展读之有云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公倅馀杭日作盖取白乐天语兴感也此公尚为摇落语吾辈宁无穷途之恸因成一章兼示舍弟虽然公兄弟名位穹显晚节各天而吾以早废弃故相守田亩间差为优耳他固不敢较也

偶诵苏公诗,龙钟三十九。

身犹一方佐,名满天下口。

伊余射策年,与公颇先后。

虽忝大夫列,六载归南亩。

人间失意事,所历无不有。

多岐梦犹惴,百炼心欲朽。

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

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

流年蠹书卷,残日渔杯酒。

用禅文寂寞,塞兑防秽呕。

斋前种白杨,萧瑟鸣虚牖。

顾谓吾季方,吾言汝知否。

今古伯仲名,无出苏公右。

风云壮接翼,天地老分手。

踯躅瘴海间,能无叹不偶。

万事吾敢如,一得颇无负。

蓼莪固永废,棠棣幸终友。

去去入吴山,相携共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苏东坡诗作的读后感。诗人首先被苏轼诗中表达的衰老心境所触动,感叹自己虽与苏轼同年入仕,但早年即退居田园,相比之下较为清闲。他感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即使面对困境,仍保持对苏轼诗歌的敬仰,认为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

诗中提到“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暗指批评和赞誉交织,但诗人更看重苏轼的才华和精神。他自比为“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表明自己虽身处简朴,却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苏轼的崇敬。

诗人借种白杨、饮酒读书的生活,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文学的坚守。他告诉弟弟,尽管自己的名位不及苏氏兄弟,但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满足,也算是一种收获。最后,诗人期待与弟弟相伴到老,共享人生的晚年。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苏轼的钦佩,也有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

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

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

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

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

我来憩其下,流飔散馀醺。

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

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

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题赵千里画船子和尚卷后

秋江战寒飙,一叶纵横走。

船子有伎俩,舵柄时在手。

借问自渡者,还能渡人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募缘卷后

闻欲创招提,藉众檀越力。

而我贫里人,翻乞常住食。

所馀唯一物,无价亦无色。

念欲施山僧,觅之不可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陆仲子为其友索题云洲即以塞白

白云不须山,沧洲不须海。

所以吏隐人,迹混心不改。

浮沉任波色,舒卷依天籁。

寄言采芳者,杜若青犹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