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归来时的景象。"展墓归来春水浮",诗人在这个季节回到了自己的祖坟前,那里的河流因春雨而水位上涨。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描写,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哲思。
接着的"桥头望月正如钩"则表现了诗人在桥头仰望夜空中像钩形挂钩的明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桥”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连接点,将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相连。
第三句"桥成未用问谁住"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桥建好却未能发挥作用,这在物是人非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紧接着“意远应同逐水流”则是一种对未来放任不羁、顺其自然态度的表达,似乎是在说尽管现实中的许多计划和愿望未能实现,但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向往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尘世束缚。
"天外雁凫何足许,人间鹿豕可仝游"中,“雁凫”指的是高空飞翔的大雁,而“鹿豕”则是山林中的动物。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天上的大雁也难以得到真正的许诺,更何况是人间这些凡俗之物,它们又岂能共享同一片游乐之地?
最后两句"须知□□□□□,莫说存耕知有秋"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告诫自己和他人,应当认识到某些道理,不必过多纠结于农事或其他世俗之务,因为终究会有收获的季节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自由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