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道上(其三)

病骨衰气血,瘦硬柴一把。

晨征霜露寒,两脚痛如剐。

局蹐一舆中,羡杀蓬门寡。

鸡啼茅屋上,牛眠土墙下。

从容指行人,云是南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清代郑梁的《郯城道上(其三)》描绘了一幅清贫艰辛的旅途画面。诗人以病弱之躯,自比为一把瘦硬的柴火,形象地传达出身体的衰弱和疲惫。早晨出行,霜露侵袭,行走艰难,双脚疼痛难忍,仿佛被刀割一般。他身处简陋的车舆中,对那些居于蓬门寡户的人心生羡慕,生活虽然朴素,却能自在无虑。

鸡鸣声从茅屋上传来,牛儿在土墙下安眠,这些寻常的乡村景象让诗人感到宁静。他从容地向行人打听,得知他们是来自南方的旅人,这引发了诗人对远方未知的想象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困苦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郑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发沭阳

立春早起沭阳程,衾薄空舆梦不成。

浅水无桥牵马渡,晓星如月照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望夫石

万劫难灰伉俪心,舟中过客底愁侵。

倚门两载嗟行役,知比冈头望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渡黄河

晨兴理轻策,咫尺阻长河。

是时当伏秋,激浪涌嵯峨。

中流风怒号,嘘吸愁鲸鼍。

同侣皆动色,将伯欲如何。

舟子谈笑馀,顾视颜愈和。

扬帆复理楫,枕席恬然过。

始知镇定力,可以靖风波。

谋事苟若是,经营岂在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仙人沈香船歌

仙人鼓棹空中举,飞上重岩斟桂醑。

夜深沈醉堕岩前,忘却仙舟在何处。

七尺寒玉凝紫脂,沈香之号恐传疑。

波间似有蛟龙护,月落澄潭雾起时。

至今陈迹已千载,苔纹藓绣生幽采。

行人日日见仙舟,仙舟日见行人改。吁嗟乎!

化工奇谲何所无,儒生鲜见徒惊呼。

君不见昔人凿井逢篙楫,年月犹书吴赤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