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草色烟光向晚凄,望乡人自滞淮西。

风传鼓角更初转,霜落关河斗渐低。

梦欲成时逢雁过,愁方生处有乌啼。

家书仓卒应难达,不是秋来醉懒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惟楫的《夜思》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凄凉景象。首句“草色烟光向晚凄”,通过“草色”和“烟光”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傍晚的景色显得格外凄迷。次句“望乡人自滞淮西”,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滞留淮西的游子,他满怀思乡之情。

第三句“风传鼓角更初转”,借风声传来远处军营的鼓角声,暗示战事或戍边的氛围,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接着,“霜落关河斗渐低”,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霜降使得天际的北斗星也显得更低,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失落。

“梦欲成时逢雁过”,诗人试图在梦境中寻找慰藉,却在大雁飞过时惊醒,这加深了他的愁绪。最后一句“愁方生处有乌啼”,以乌鸦的啼叫衬托出诗人愁绪正浓,家书难以送达的现实使他更加感伤,只能借酒浇愁,却无心再题写诗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乡之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绪的流转,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

黄惟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怀家叔时官黎平

音书南望暮云低,官舍萧萧对五溪。

衡雁北来飞不尽,不知曾过夜郎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儿元炜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

纷然皓盈目,宁不兴汝思。

北堂汝亲老,况汝两娇儿。

重轻俱在心,应念寒与饥。

汝父尚行迈,驱马远相随。

野水亦有波,独树亦有枝。

慎勿虚盛年,人生须有为。

广云自广阴,片雨惟片滋。

绿发稍变白,临镜悔已迟。

此言告汝兄,使汝弟兄知。

谁能箕裘业,慰我桑榆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感寄都门旧知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

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

石苔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

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处流俗,冥心可无醉。

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

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叶纷坠。

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形式: 古风

自拙叹

出门何所营,萧条掩柴荆。

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

感时倚孤杖,屋角鸠正鸣。

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

巢由亦偶尔,焉知身后名。

不尽太古色,天末青山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