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有怀

青春无语到天涯,百舌枝头漫自誇。

红破轻寒入桃萼,香和宿雨落梅花。

风吹杖屦千山晚,水照林塘两鬓华。

万事萧条兵革里,北飞愁见雁行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青春悄然逝去直到天边,百舌鸟在枝头随意夸耀。
红色花瓣穿透微寒,落在桃花的苞片上,香气混着夜晚的雨滴,洒在梅花上。
晚风中,我手持杖履走过千山,水面映照出我斑白的双鬓。
世间万物在战乱中显得萧瑟,我北望天空,愁苦于雁阵斜飞。

注释

青春:年轻的岁月。
无语:无声无息。
天涯:天边尽头。
百舌:鸟名,鸣声多变。
枝头:树枝顶端。
漫自誇:随意夸耀。
红破:红色的花瓣突破。
轻寒:微寒。
桃萼:桃花的苞片。
香和宿雨:香气混合着夜晚的雨滴。
落梅花:洒在梅花上。
风吹杖屦:晚风吹拂着手中的杖和鞋子。
千山晚:傍晚时分穿越千山。
水照林塘:水面映照着树林和池塘。
两鬓华:斑白的双鬓。
万事:世间万物。
萧条:荒凉、衰败。
兵革:战争。
北飞:向北飞。
愁见:愁看。
雁行斜:雁阵斜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青春无语到天涯”以春天的悄然无声来象征时光的流逝,暗示青春易逝。次句“百舌枝头漫自誇”借百舌鸟的鸣叫,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寂寥。

“红破轻寒入桃萼,香和宿雨落梅花”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桃花初绽、梅花带雨的场景,色彩鲜明,富有生机,与前文的青春主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欣赏。

“风吹杖屦千山晚,水照林塘两鬓华”写诗人独自漫步山间,晚风吹过,水面映照出自己两鬓斑白的容颜,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伤。

最后,“万事萧条兵革里,北飞愁见雁行斜”将个人的哀愁融入国家的战乱背景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人生无常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早春景色为引子,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消逝、岁月沧桑以及社会动荡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高季应韵

杖屦相从秋水滨,便将公作社中人。

酒行苦要深浮白,醉去那知倒著巾。

把手共怜江国月,回头休忆野堂春。

太平未见身先老,看取吴霜点鬓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高承宣韵题刘知言郊居

荷锄归伴陇头云,懒傍侯门更整巾。

卜筑君能如沈约,题诗吾亦效王筠。

湖光皛皛千山合,竹色娟娟一径新。

酒后笑歌应耳热,西园惊破海棠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

狂客当年隐四明,至今孙子爱林坰。

挂冠无愠亦无喜,抱膝自歌还自听。

时弄清琴怀贺若,何妨后乘载樵青。

结邻能践前言否,春色方深绝境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四)

霜清木脱峭寒侵,惊见佳花吐远林。

冷落自怜池上影,孤高谁赏月边心。

简文剪綵谈何易,杜老巡檐意最深。

寂寂溪桥断行迹,吹香独与我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