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所作的《览镜七首》中的第七首,主要通过镜子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主人公季主的评价和对其境遇的感慨。首句“季主诚贤术未奇”赞扬了季主的贤德,但暗示他的才能并未超出常人。次句“子卿巧中亦吾欺”以苏武自比,表示即使是像子卿那样机智的人,也难以完全理解或欺骗季主。
接下来,“岂如明月盘龙镜,解照清霜病鹤姿”运用比喻,将镜子比作明亮的明月和盘龙镜,能清晰地映照出季主如病鹤般的清瘦形象,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落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季主周围的环境,“萝葛攀援秋欲断,鱼龙蛰伏冷相宜”,暗示他的处境如同秋天的藤蔓和冬眠的鱼龙,孤独且寒冷。
最后两句“可怜憔悴东阳守,老病临头带孔移”直接表达了对季主的同情,他作为东阳守,因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而显得更加憔悴,连带孔的器物都显得寒酸。整首诗通过镜像的描绘,展现了季主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困境,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对贤者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