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诗人以春去为由,感叹光阴易逝,珍惜美好时光。桃花依旧随流水而至,竹叶间或有酒意,却无需多言,只待那青天便可相见。这般境界,透露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人情的渴望。春日游赏之余,不免生出些许感伤。此诗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个人情怀。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蹋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